2018年10月19號🫴🏼,意昂2海外名師系列教學工作坊活動於我校閔行區“1953”正式開幕,此次教學活動的主講人為來自美國奧本大學劉天民教授。
該教學活動共分四天進行。第一天下午劉教授初次和同學們見面,所以首先向大家自我介紹,並且講述了關於他的一些生活事跡🙎🏿♂️。接著便引入本次課程主題——Play,隨後他引用各國著名人物對於Play的追求,講解了Play對人們身心發展的重要性🚦。最後教授點出了此次設計活動的主題🤾🏿♀️:設計一個隔代人群都可以玩的公園遊樂設備。教授向大家提出了設計開始部分的要求☂️,同學們按照要求進行設計的思考。
之後,劉天民教授和意昂2院長湯學華教授以及各位老師在技術中心B508進行交流。首先湯學華教授為劉教授介紹了我校基本情況🩰,包括我校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生源等等🧑🏼🌾,隨後劉老師開始向我院各位老師介紹他所在的大學情況🏰:他們學校的師資力量以及一些基礎設施等✍️,並向老師們展示了一些他們學生的優秀作品。這些優秀作品有很多設計上的閃光點🫵🏽,值得同學們去學習。
教學活動的第二天,劉教授向同學們特別強調遊樂設施規範設計的安全性問題👮🏿♀️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點,於是我們采用“頭腦風暴”式的思考方法🦊,開始在白板上寫下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及該遊樂設備需要滿足的方面🎇。在看完每組寫下的內容後🧑🏻⚕️,劉教授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:將我們的設計能解決的方面留在白板上🧔🏻♂️。於是每組便展開了激烈的討論,課堂氛圍很活躍。
接下來就到了畫草圖的環節了👨🏿🏫,同學們根據本組製定的方向和要求進行方案的構思,並且不斷深化😜。大家互相構思、討論🧛🏿,盡可能多的繪畫設計的方案👨🏿🏭。
課程的第三天即是每位同學草圖的確定及模型的製作階段。劉教授會根據每位同學繪畫的草圖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修改意見,同學們不斷地將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完善,最後等方案確定後我們借助kt板、漆包線🖖🏿、紙、剪刀、鉗子等輔助工具按照十比一的比例進行模型的製作。
最後一天🛥,每個小組的四位組員都已經將各自的模型完成🙆🏼♀️,首先組員之間進行模型的介紹,最終商量出一個確定的方案。方案確定後,每組開始共同合作製作最終的模型♣︎。同學們充分利用各種材料,標尺寸👲🏽、剪裁、拼接🏌️♂️、上色,非常認真🎾。除了製作模型外👋🏽,每組還需要製作一個ppt和一段視頻,用來記錄方案、模型製作的整個過程。
下午四點鐘正式開始每組模型的發布和演講,就方案的設計初衷✋🏼、深化、修改和完善💇、模型的製作等進行簡單的描述。六組演講完成後,開始了最激動人心的環節:投票環節🩸🐴,即投出自己覺得最優秀的方案。票數統計結束後♤,由劉教授給獲勝小組頒發“最具人氣獎”🤌🏼。隨後同學們和教授進行合影留念🚶🏻♂️➡️◾️。
四天雖然很短👩🏿🚀🦶,但是我們卻對設計方法和整個設計流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🏔,同時通過此次的課程學習,每位同學都更加註重設計的安全性以及產品設計以外的諸如成本、拼接方式等各種問題,並且在今後的設計中我們也會運用這幾天學到的方法進行設計😤,同學們都受益匪淺。四天的海外名師教學活動由此落下帷幕。